这一直是我头疼的一个问题。
像教科书那样,什么一年有一年的计划、一月有一月的计划,大计划套着小计划,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今天的我一定会怀疑我昨天定下的计划是否是最优解或者是比较优的解,时间往后平移一天也是这样。
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其实我更喜欢随心做事情的感觉。成功地做计划有几个好处,首先就是让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天有多少精力可以干多少事情,以及常做的事情需要多少时间多少精力。问题就是,这些我都不知道,我想要知道。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一直在做不紧急的事情而把紧急的事情丢在最后来不及做。这个事情似乎有个更容易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按照死线排一下,永远先做最先的那个就好;但这根本不是个解决方法,不仅是因为总是按这个顺序做事情的话重要的事情永远没空做,主要是因为明天甚至一个小时后的我一定会立刻把这个机制否定掉,因为它告诉我该做的与我想做的不一致。
所以结果总是这样:我今天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要我细说,我可以说上一大堆。
我适应的计划方式是,一个任务下来,立刻马上开始做,如果一天做不完,就去睡觉,睡醒就继续,如此循环,最长的记录是持续一周左右。但这样的状态下,我会把别的事情都丢掉,或者说,这样做必须有以周为单位的空闲时间;但实际情况是,时间被切分得太细了,细到两个四十五分钟之间还要插一个十分钟。(其实我一直就觉得中间的下课十分钟实在没意义。如果可以的话,大学应该改成一门课上一两周、一两周学一门的教学模式,上午授课,下午就做习题或者预习等等,学完一门放几天假。但不知这是不是太难为教务处了。)
如果我的直觉没错的话,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的话,即使是在睡觉、吃饭的时候,头脑也是在做着某些工作的;我的直觉构造的意象是,神经元建立最初的脆弱连接是需要全神贯注的,但之后的强化并不需要总是这样,即使是睡觉也是可以进行的,只需要在一定的阶段之后做一些必要的确认和纠正。前提是,我只做一件事,而不是许多件事,多到我常常数不清有几件。
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切换需要非常多的精力。我是说,如果 A 事情需要一天费力的时间才能做完,B 需要一天轻松的时间,那么一天的上午先做一会儿 A、再做一会儿 B,下午也如此各做一些,这一天将会非常累,或者两件事情都只能做四分之一。
那么,就这样再试试吧?
其实这也是我按周记录时间的初衷。